明朝一些皇帝的寿命短是因为故宫初始修成留有什么有害物质吗?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说过明朝一些皇帝寿命短,是因为明成祖朱棣的自身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因为他长年和蒙古打仗,经常风餐露宿,征战沙场,所以他一生只有四个儿子,老四幼年早夭,只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从朱棣以后明朝的皇帝子嗣大多稀薄,武宗和天启帝甚至无后,而且皇帝大多英年早逝,还有就是后宫妃嫔多,纵欲过度有关。
其实历史上能够长寿的皇帝并不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近亲婚配,皇亲国戚之间相互通婚,即使现在,人们也讲究门当户对。在古代更是如此,这导致后代出现基因缺陷,各种无法医治的遗传疾病,难以长寿甚至早夭。
关于北京故宫历史悠久的文化有哪些?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修建,在建筑艺术上,集中国古代建筑,装修之大成,在建筑设计构思上做到了防洪,防暑,御寒,御敌等功能。
故宫又收集了从商周至满清时期的各种珍贵古玩文物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书籍,为后人科研考古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可谓是中国的一座建筑文化历史博物馆。
故宫美丽的琉璃瓦是在哪里烧造的?与山西有多大关系?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故宫琉璃瓦来自山西匠师,琉璃厂至今还留有不少传说故事
(感谢邀请,本文约950字,阅读需时4分钟)
故宫的琉璃瓦是一种建筑构件,基本上等于同陶器、瓷器,只是叫法不同;我们身上佩戴的琉璃,则讲的是装饰品,一种西方的玻璃舶来品,两者完全不同。
在北京,有一处古玩市场全国知名,它就是琉璃厂。事实上,琉璃厂这条古老的文化街,原来还真就是烧造建筑琉璃的地方。
辽金时期,这一带为京城东郊一个村庄,本村出土辽代古墓中将此地记载为“海王村”。明朝初年,定都北京,皇城需要大举营造宫殿,除大量从临清、房山、苏州、曲阳调运砖石外,屋顶还需海量的琉璃瓦覆盖,于是便就地烧造。
在此之前,从山西潞安迁移到这里有赵姓艺人,官窑最早便是由来自山西的艺人主持烧造。由于宫廷营造工程浩大,需要的琉璃瓦靠赵家窑无法满足,便在南城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设立琉璃厂,专烧琉璃瓦,供应***使用,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内厂”和“外厂”。
琉璃,本是以铅硝为助溶剂,烧汁而成的带釉陶器,原自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历代叫法不一,有称“釉陶”的,也有记载为“金银釉、三彩、缥瓦”的,这种钳釉被用到建筑上之后,才正式定名为琉璃。这个名称,并非中土自创,确实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从海上远洋而来的色玻璃琉璃制品,两者被混淆,在古代也把玻璃琉璃叫做料器、烧料,在文献上不好区分。
根据文献记载和艺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元大都的宫殿琉璃也是由山西赵氏烧造,明清两代除山西籍琉璃艺人主持琉璃厂外,还特地从太原、晋中介休、晋城阳城调遣琉璃匠师,后者落户北京,技艺传承至今。
介绍故宫后宫的作文?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故宫旧称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600年了,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说完历史,现在来说说它的布局吧。故宫占地约70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宫殿的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ww.com/post/2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