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厕所都看过什么雷言雷语?
上高中时,有一个大公厕。男厕所这边有一个砖砌水泥抹面的小便池。长约5米,宽约一尺,深约一尺左右,一边高一边低。
到了冬天,尿池里的尿来不及流走,就被冻住了。学校贴了告示,让大家停止使用小便池,改向蹲坑的地方撒尿。可是没有几个人听。大伙儿好像商量好了似的,继续向小便池内撒尿。
小便池内的冻尿越积越多,最后竟然超出了水泥抺面许多。再要向上尿,就溅到裤子上啦!
几天后学校开大会。教导主任在会上不点名批评大家:咹?都成了甚啦?有的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让往尿池里尿啦,偏不听!还有的同学居然还在厕所墙上写诗!什么“本人决心大,愿望实现啦!尿池终于满,***都夸奖。”(台下一阵哄笑)我看你这几个粉笔字写得还不赖嘛!(大家又笑起来)怎么就不走正道呢?是谁写的?给我站岀来!
教导主任说的这首歪诗,我不但看到了,还看见是谁写的了。当时只是觉得他写出了大伙儿的心声,颇有歪才,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感叹他的字比我的好多了。
青春岁月,总是相伴着玩皮和恶作剧的……
对于厕所卫生,保洁无奈。只好墙写雷人标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不贱裤。蹲便不入坑,恶心又头懵。便后不冲水,早晚得肿嘴。便后不冲净,早晚得斜病。大便不入池,让你嘴歪眼又直。便后不冲水,等于你饭后没漱嘴。便后不入坑,当心生苍蝇。便后须冲静,保险不得病。***爱干净,入厕不生病。
这得看是如何形容的了,要知道,虽然厕所听起来俗得不行,可要是跟文化人沾上边,也能有另一种雅致的感觉。
据说清代人徐珂在其书里边记过这样一件事:以前有个书生屡试不中,只好在盖间厕所收集卖给别人。他在厕所上就写了住么一幅对联:
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在清代的广东新会,有个叫李淡愚的也在厕所留下了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大俗大雅,生动形象,文人说话,把粗俗之物都说得这么有意思。
当然,除此以外,类似的对联标语还有很多,比方说,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还有,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这样看来,不也是从生活中发现乐趣么。还有什么类似的标语言论,大家可以一起交流。毕竟文化,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年代公厕无人收费,设施简陋。在某县城汽车站如厕,光线不太好,蹲位的后面墙上有一行字是“人更要入也”,仔细一看,原先是用粉笔写的是“大便要入池”,后来是调皮鬼将字体瘦身才如此,过了一个阶段,又变成了“人更女入也”,调皮鬼做事太黄了。
同是八十年代,某居民小区只有一个公厕,且布局不合规,女厕所
只有三个蹲位,再者女性上厕所比男性程序复杂,天天早上要排队,曾有人写上告示“蹲位紧张,憋够了再来上,别巴看蹲缸不让位”。
看来厕所里也有文化。
😁😀😁我看见厕所里的雷语是:己经二十多年前,去参加一个短期训练班,课休时去上厕所,反手把关了,看见一个极品诗句,有画配有句子,形象生动,前两句“半天空中一条沟,有草有水水长流”、可惜后几句记不起来了。
中国古代史上,都有哪些关于“床第”的诗词以及奇闻逸事?
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有点太过于任性了。试想,古代是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讲究礼义廉耻的社会。但凡会写诗的人大小都是个知识分子,受过严重的孔老夫子思想熏陶,怎么可能会去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字,让圈子里的人知道了,还怎么在文艺圈和上流社会里混。
即使有人写,也是那些非主流整的那些个地摊文学,注定不可能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至于能不能流传下来,反正是没怎么见过。
当然,凡事总会有些例外。在文化圈子里流传的比较广泛的,并且为人津津乐道的,应该是苏轼调侃张先纳妾而作的那首诗了。
据说,张先八十岁的时候纳了一位十八岁的小妾,这位张先先生在北宋也算是一位比较有名的词人了,因为写过三首非常有名的带有影字的词,所以时人称之为张三影。张先纳了这个小妾后,忽然有一天灵感炸裂,然后就写了下面这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个事情不知怎么地就被苏轼知道了,苏轼为了调侃一下自己的老友,就写了下面这首到现在也没有名字的诗。当然,这里的调侃是完全没有恶意的,就好像老友间非常正常的开玩笑一样。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scww.com/post/4759.html